【理通三迤】作风建设要坚持长期主义

作者:铁媛

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,关系人心向背,关系党的生死存亡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,改进作风,革新除弊,作风建设层层压实、层层深入,取得了明显新成效。然而,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作风建设是个长期的课题,需绵绵用力、久久为功。

作风建设落在“知”上,要求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。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,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。回顾历史,共产党人身上感人的作风故事数不胜数。革命战争时期,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,住窑洞、吃粗粮、穿布衣,带领全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,站在历史的交汇点,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眼光,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,激发斗志、奋勇争先、实干笃行,凝聚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。

作风建设落在“学”上,要求我们要具备恒久的毅力。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。信念是本,作风是形,本正而形聚,本不正则形必散。善除害者察其本,善理疾者绝其源。抓作风建设,就要返璞归真、固本培元。作为党员干部,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,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锤炼党性修养,站稳人民立场,一严到底纠治“四风”,切实将作风建设转化为服务群众、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,让群众在作风转变、问题解决中切实增强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作风建设落在“行”上,要求我们要有长期的坚持。无论是过去、现在还是将来,作风建设都是我们党高度重视、一以贯之常抓不懈的重点。大量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也印证,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,腐败往往是“四风”从量变转为质变的结果。不少被查处的干部都是先从收受一饼茶、一瓶酒、一条烟等看似小事小节的作风问题上打开了缺口,逐渐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。党中央决定,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,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,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,坚决纠治违规吃喝、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,严肃查处“蝇贪蚁腐”,推动干部在遵规守纪、清正廉洁的前提下担当作为;要强化制度约束,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,扎紧织密作风建设制度笼子,铲除作风问题滋生的土壤,在严查严纠“四风”问题的同时,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,引导党员干部更好地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,着力推动形成遵规守纪、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