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眼罩走盲道、体验轮椅通行……残特奥会志愿者服务技能这样炼成

7月17日上午,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东大厦举行举行主题为“春天事业 活力绽放”的新闻发布会,重点介绍残特奥会筹备工作亮点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等。

残特奥会省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副部长、团省委副书记王浩介绍,鉴于残特奥会的特殊性,志愿助残能力建设一直是志愿者培训重点。拟录用的残特奥会志愿者须完成政治教育、通用知识、服务技能三大模块的培训学习,重点通过志愿服务基础理念、扶残助残技能、心理调适等课程掌握服务要领。

王浩

王浩说,赛会志愿者中,报名时处于大一、大二阶段的约占8成,他们虽然热情很高,但经验和历练还可再提升。比如让志愿者佩戴眼罩完成“盲道通行”,或是体验“无障碍坡道通行”“轮椅使用”,用这些环节让志愿者换位思考,更精准地把握残障人士需求。

其次,注重提升助残服务的专业技能。前期选拔培训了305名通用培训讲师,其中一部分老师具备深厚助残服务经验,专门讲授助残服务课程。各赛区还结合赛事实际开展了助残志愿服务的强化训练,包括无障碍设施使用、轮椅辅助、视障引导、手语沟通、心智障碍服务等技能。

另外,广州赛区推出《助残志愿者手语服务通识教学片》,将残障人士交通抵达、住宿餐饮、场馆观赛等场景进行分解教学;深圳赛区专门针对4000名残特奥会志愿者,开展体系化的助残专业培训。

残特奥会提前赛已陆续开展,目前1417名“小海豚”赛会志愿者已提前上岗,提供抵离迎送接待、竞赛服务、器材保障、医疗辅助、颁奖礼仪等服务,整体风貌、服务成效赢得广泛好评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精心组织管理志愿者队伍,继续做好助残志愿服务的强化训练,同时结合科技助残赋能志愿者专业培训和服务场景,让志愿者成为赛事服务‘多面手’,为残疾人群体带来更便捷、更贴心的支持。”

文|记者 李焕坤 柳卓楠图|记者 蔡嘉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