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手记丨喀布尔动物园:战乱之地动物们的安居之所
新华社喀布尔5月22日电 记者手记|喀布尔动物园:战乱之地动物们的安居之所
新华社记者李昂 聂新宇
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城南的喀布尔动物园入口处,一尊铜狮子像的头部和尾巴被人们摸得锃亮,据说这是20世纪80年代来到这里的一头名叫“马里安”的明星狮子,非常受当地民众欢迎。不过在1993年,“马里安”因咬伤了一名挑逗它的武装分子而遭到手榴弹袭击,它脸部被严重炸伤,双目几近失明,但依然坚强地活到了2002年,并在死后被安葬于园中。如今动物园里接替“马里安”展现“草原之王”气势的是另外两头狮子,分别生活在两片露天饲养区里。

这是5月21日在阿富汗喀布尔动物园里拍摄的骆驼。新华社记者 李昂 摄
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,记者来到这座始建于1967年的阿富汗唯一国营动物园。如今这里虽然谈不上物种丰富、物资充沛,但对于动物们而言却是这个战乱之地的安居之所。
时值5月下旬的中午,气温已经到了30多度,两头狮子一直躺在人工搭起的遮阳棚下睡觉,即便如此也还是整个动物园吸引游客最多的动物。“狮子和熊”区的饲养员阿里25年来每天悉心喂养并照料狮子和熊这些大型猛兽。“动物们值得拥有安宁的生活,不应被打扰。”他说。

这是5月21日在阿富汗喀布尔动物园里拍摄的鹅群。新华社记者 李昂 摄
经过40多年的战乱,在2021年8月美军撤离之后,阿富汗战后经济恢复迟缓,平均每天到这里参观的游客只有几百人,不足高峰时期的五分之一。除了狮子,豹子、骆驼、鸵鸟、孔雀等中大型动物也非常受游客欢迎。
动物园内还有一处小型室内水族馆,在约100平方米内摆放了十余个水箱,里面养了一些小型鱼类。此外,水族馆还有两个封闭的玻璃房,里面分别养了一只乌龟和一条蛇来代表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。

这是5月21日在阿富汗喀布尔动物园里拍摄的牦牛。新华社记者 李昂 摄
据了解,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曾于2002年向喀布尔动物园赠送过一对狮子、一对棕熊、一对鹿、一头狼等动物。
当前,阿富汗的生物多样性正受到全球变暖、长期战乱、非法狩猎、森林砍伐以及公众对物种保护认识不足等多重因素的严重影响。喀布尔动物园兽医服务主管阿卜杜勒拉赫曼·米旺德说:“目前阿富汗有大约149个物种被列为濒危物种,其中60种鸟类濒临灭绝。像鹈鹕、鹤这类鸟类,近年来已在阿富汗消失。”米旺德呼吁加大自然保护投资,加强公众教育和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走私与虐待行为。

这是5月21日在阿富汗喀布尔动物园里拍摄的鸵鸟。新华社记者 李昂 摄
喀布尔大学环境系教授达乌德·希尔扎德表示,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灭绝已扰乱阿富汗陆地与水域生态系统,“雪豹、马可波罗盘羊和多种雁类等物种正接近灭绝,严重影响它们所依存的山地生态环境”。

这是5月21日在阿富汗喀布尔动物园的水族馆里拍摄的鱼。新华社记者 李昂 摄
“我们目前正在喀布尔动物园繁育狼崽、马可波罗盘羊、豹子、豺、以及包括鹰在内的多种鸟类,并将这些动物重新引入野外,以帮助恢复阿富汗的生态平衡。”米旺德说。

5月21日,阿富汗喀布尔动物园里的鹿在进食。新华社记者 李昂 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