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江这位村支书缘何走进人民大会堂?

湖北日报讯(记者黄璐、通讯员周瑞)“回想前天的此时,我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”4月30日,潜江市举行庆祝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暨劳模事迹报告会,潜江市龙湾镇郑家湖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郑青龙说,荣获“全国劳动模范”光荣称号深感肩上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

全国劳模、潜江市龙湾镇郑家湖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郑青龙。(通讯员吴燕军)

作为一名退伍军人,他始终牢记“退伍不褪色”的誓言。从“湖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”、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,到“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”,再到如今的“全国劳动模范”,郑家湖村从潜江市重点贫困村到如今人均收入3.8万元,村集体收入超50万元的“美丽乡村示范村”,他带着军人特有的韧劲,一步一个脚印,踏踏实实地走过来。把部队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”的精神融入乡村振兴实践。

“对于我们基层干部来说,就要尽最大努力去激发劳动活力,带领全村人创造更好的生活,让更多的人共享党的好政策。”郑青龙说,这几年,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引入四家龙头企业,打造虾稻田园综合体,创新“土地流转+返租倒包”模式,让200余名困难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。全村小龙虾年产量达1600余吨,优质稻米飘香万家。

郑家湖村紧邻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,在打造美丽乡村的初期,拆除棚屋是一项难点工作。郑青龙以自家横在路边的鱼棚为起点准备拆除时,遭到父亲反对。可当他看见村里的旱厕蚊蝇乱飞,乱搭的棚房比比皆是,他狠心拆除了父亲的鱼棚。群众看在眼里,主动拆除了违规搭建的棚房、猪圈、鸡圈、旱厕等。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,村容村貌显著改善。

作为基层劳模,郑青龙说,将抢抓“数商兴农”机遇,建设智慧农业平台,推广虾稻全程可追溯系统;深化村企共建,打造集加工、冷链、电商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,力争两年内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。以“清洁家园”行动为抓手,持续开展“厕污垃”三大革命,打造农村生活垃圾“10分钟”清运圈;创新“三金”增收模式(土地流转得租金、务工就业挣薪金、股份合作分股金),确保脱贫户年收入增长15%以上;用科技赋能农业发展,培养新型职业农民,让更多“田秀才”“土专家”脱颖而出。

湖北日报客户端,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,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、新鲜的热点资讯、实用的便民信息,还推出了掌上读报、报料、学习、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