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全链路”发力做强港口服务链 浙江海港护航浙企出海
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凯艺 通讯员 胡锦渠 杨江琦 李斯冰

4月14日午后,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码头,远控自动化桥吊和无人集卡紧密配合,将近7000标准箱快速而有序地装载至“柏林快航”货轮。4月15日凌晨,这艘集装箱船就要启程,目的地荷兰鹿特丹港。“最近,每天靠离的船舶多达20艘次,超3万标准箱带着中国制造源源不断发往全球。”港区营运操作部副经理韩非非介绍,上个月,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5.2万标准箱,同比增长13.9%,创下历史同期新高。

3天前,越南香蕉“乘坐”集装箱船,跨越2000公里抵达杭州湾北岸的嘉兴港,这是该港区首次迎来进口水果。从东南亚进口水果业务切入,同步开发南美肉类、俄罗斯帝王蟹等高端食品,今年嘉兴港锚定打造长三角农水产品集疏运港目标,重点发力拓宽进境业务。

“一进一出”尽显浙江海港融通世界贸易的活力。尤其是作为风向标的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,抓生产、提质效,积极创新应变:今年首季度,全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07万标准箱,同比增长10.2%。从出口结构看,欧洲、中东、南美和东南亚等地增幅位于前列,且市场份额上升趋势明显。

繁忙而有序的港口背后,是企业争分夺秒赶订单的火热场景。位于宁波的舒普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一款全自动热转印标机,一次性可完成撕膜、收料、计数等数道工序。“这款产品能为客户节约70%的人工成本,深受越南、印度、孟加拉等地的客户欢迎,市场前景非常广阔,今年该爆款的订单量还在持续攀升。”公司总经理罗千信心十足,期待新产品敲开更多新兴市场的大门。

“针对宁波企业采取的全球化布局,我们正持续加强中国—中东欧国家海关信息中心建设,深化信息中心沟通交流、咨询服务、监测预警三大功能,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。”宁波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市场结构在调整,宁波舟山港“护航”浙企出海的创新步履也在加速。3月28日,随着“中欧快航”第二航次直达船顺利抵达德国威廉港,已有超2000标准箱的国产锂电池由铁路运至布达佩斯的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。“全程仅28天,且运输成本更低。”业务负责人王灵军告诉记者。

抢抓新能源产业出海的风口,浙江海港创新“中欧快航”物流模式,帮助浙企货物更快抵达欧洲。

从“港对港”到“仓对仓”和“门对门”,从单一运输模式到“一站式”物流服务,信息全流程实时可查……当前,浙江海港还在持续完善全程物流各项功能,“穿越山海”做长做深港口服务链,助力浙企“走出去”开辟更加多元的国际市场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