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岭青年挺膺担当|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杨翔:坚实脚步谱就戍边壮歌

4月28日清晨,手电光束刺破山林的晨雾,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杨翔俯身贴近泥泞地面,用指尖轻触草丛上的车辙印,细嗅若有若无的汽油味。“他们刚经过这里,不超过两小时。”他低声示意队员继续追捕,作战靴不断碾过藤蔓缠绕的小径。1小时后,一支试图绕关避卡的偷渡队伍被截获,5名偷渡分子落网。

“犯罪分子有多狡猾,我们的防线就要筑多高。”在杨翔的笔记本扉页上,这句誓言力透纸背。17年戍边生涯中,杨翔将300公里边境线刻入了血脉。

与犯罪分子较量,不仅是体力的比拼,更是智慧的角力。2019年云南省公开查缉大比武中,暴雨倾盆的深夜,两名男子冒雨徒步的身影引起杨翔警觉。追踪至玉米地时目标突然消失,杨翔果断下令:“他们跑得仓促,必会丢货!”3小时后,浸透雨水的背包被发现,42.27公斤冰毒被胶带层层包裹。这场“雨夜猎毒”成为查缉教科书中的经典案例,他总结的“物流包裹六步走”“检查货车八对照”等技巧也被推广至全国边境一线。

“边境线不是地图上的虚线,是要用脚丈量的实线。”杨翔的办公室墙上,一张手绘地形图引人注目:红色标记偷渡高发通道,蓝色标注走私隐蔽路线,绿色圈出易藏匿的溪谷洞穴。这张用17年踏勘绘制的“活地图”,曾在2022年岁末发挥关键作用。当时,一个辐射5省市的特大组织偷渡案浮出水面,犯罪团伙利用临沧的复杂地形,通过“蚂蚁搬家”式转运企图蒙混过关。杨翔带队8个月,41次梯次收网,最终打掉26个偷渡团伙,抓获涉案人员186名。

这种对地形的极致掌握,源于杨翔每年开展的“百日边境踏勘活动”。临沧边境97%为山区,雨季塌方断路,旱季毒虫横行,他带着侦查小队攀绝壁、钻溶洞,最终手绘出了这份精准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的关键法宝。“犯罪分子改道比换鞋快,我们得用好比他们更熟悉地形的优势。”依靠这张用脚步丈量出的地图,杨翔的徒弟李康根据3个可疑的烟头,成功捣毁一个跨境走私窝点。17年来,杨翔带领的30余名徒弟中,10人荣立二等功以上表彰,5人获得提拔任用,团队创下“零伤亡”纪录。

每次行动前,杨翔总会反复强调“安全绳理论”:“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是团队作战,每位战友的生命都是底线和红线。”2024年初,李康荣立一等功的消息传来时,杨翔正带队侦办跨省案件。看着屏幕里胸佩奖章的战友,他想起自己常说的一句话:“荣誉属于每一位在边境线默默耕耘的战友,更属于190位名字记录在云南边检总站英烈谱上的英雄。”如今,杨翔的笔记本上,密密麻麻签着徒弟们的名字。他说:“这是最珍贵的纪念品。”

17年来,杨翔累计参与侦破毒品案件100余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名,缴获毒品1.5吨,指挥侦破偷渡、走私等跨境违法犯罪案件600余起,打掉犯罪团伙300余个,抓获涉案人员1900余名,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、三等功5次,获评“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”“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”等称号。近日,杨翔荣获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。

夜幕降临,临沧边境警灯依旧闪烁,杨翔带着民警们再次潜入密林,手电筒的光束刺破黑暗,如同利剑划开毒雾,照亮祖国西南大门这一道永不褪色的青春防线。

云南网记者 邓清文 通讯员 李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