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蒙古两农户发生争执:我种了十几年的地,咋能说没就没了?
“我种了十几年的地,咋能说没就没了?”
家住巴林左旗碧流台镇的
郭某某指着脚下的田垄,声音发颤
“台账上都没登记,凭啥说地是你的?”
同镇的寇某某梗着脖子,寸步不让
这一幕火药味十足的争吵
发生在巴林左旗碧流台镇海苏沟村的田间地头
为了一块边界模糊的地
两位老邻居对簿公堂
官司从法院一审打到再审
郭某某却因“证据不足”连吃败仗
村里台账不清
镇里没备案
他嘴里的“种了十几年”,成了空口无凭
眼看地要“飞”走
今年3月
郭某某攥着最后希望敲开
巴林左旗检察院大门
症结在哪?检察官一头扎进村里摸根底。原来,当年分地时,郭某某所在的中组因为地块紧挨着东组地界,几块零散的“短垄”(边角地)实在不好单分,就交他一块儿耕种了。可偏偏这些地,在郭某某自家的记账本(台账)里没记上!寇某某呢,就认那个“红本本”(指现有台账),咬定老郭的地“账上没影儿”。
真相在土里!光翻本子不行,检察官拉上镇司法所、村干部,扛着测量尺就下了地。通过重新测量、比对台账与种植痕迹,确认双方围绕3.34米土地僵持争执。
解结在垄上!4月底,一场特别的“调解会”直接开到了争议地头。检察官掰开揉碎讲《民法典》:邻里要互助,长期耕种的事实,司法所拿出精准划分方案,村干部敲着边鼓劝和。
烈日下三个钟头,道理讲透,方案摆明。寇某某忽然蹲下身,寇某某率先松口愿意让出2米给郭某某,郭某某面露喜色,“好,咱各退一步。”两双沾满泥巴的手,在曾经争吵的地头,紧紧攥在了一起。
台账当场更正
司法所红章一盖
纠缠多年的地界清了
堵在心口的石头落了地
“检察院办事,透亮!”
围观的老乡们直竖大拇指
地垄量分明,心结化春风
来源:赤峰融媒、奔腾融媒 新闻天天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