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上新山东|烟台企业抢抓水产品出口“第一鲜”

9月1日12时,为期4个月的黄渤海伏季休渔期结束,开海号角唤醒沉睡的渔港,“千帆竞发迎开海,百味鲜香跃舌尖”,消费者也迎来了新一季的“海鲜自由”。

12日傍晚时分,烟台韩盛水产有限公司的生产包装车间一片繁忙景象,一箱箱柔软细嫩的冰鲜章鱼正被搬至发货月台,经青岛海关所属烟台海关关员查验合格后装箱上船。这些冰鲜章鱼,24小时后就能直达韩国消费者的餐桌。

海关关员对出口冰鲜章鱼进行现场查验。

“开海后,像安康鱼、瑶鱼等越来越多的品种将不断涌现,冰鲜水产品的出口量预计同比增长50%甚至一倍。”该公司总经理崔英子介绍,需求量大幅增长对冰鲜水产品出口提出更高要求,若在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,极易引起鲜活度下降,导致成交价格下降。

“为保障冰鲜水产品出口质量,我们持续发挥技术优势,指导企业强化关键环节把控。”烟台海关驻芝罘办事处查检二科科长陈莉表示,为全力保障冰鲜水产品“抢鲜”出海,海关开辟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出口属地查检“绿色通道”,引导企业充分利用“互联网+海关”实现无纸化通关,做到即报、即验、即放。

在烟台加加新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,工人们正忙着对新鲜捕捞的赤贝进行去壳、去脏、整形、摆盘、冷冻、装箱,一个个赤贝肉犹如一只只破茧起飞的蝴蝶呈现在生产线上。在办结海关通关手续后,这些赤贝肉即可发往海外市场。

为助力辖区水产品顺畅出口,烟台海关紧抓源头管控,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,紧盯金属探测、温度控制等关键控制点的操作要求,充分利用管理类或风险类核查的机会,帮助企业排除安全风险隐患,确保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。

“为帮助企业打开国际市场,我们建立了出口检验检疫关企交流机制,不定期向企业通报相关检验检疫要求及食品安全信息,及时解答企业疑问,将难题化解在出口前。”陈莉介绍。

据了解,9月1日当天,烟台海关监管验放出口冰鲜、冷冻水产品514.64吨。

YMG全媒体记者 王鸿云 通讯员 梁慧莉 任军亮 摄影报道

责任编辑:杨云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