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卖小哥成“吹哨人”!不负美味与食安
“咔嚓——上传成功!”27岁的外卖骑手小李(化名)在取餐间隙,举起手机对准后厨操作台迅速拍照。定位、上传、提交,不到半分钟,就完成了一次食品安全“吹哨”。

不久前,他和另1名骑手一同接过留坝县市场监管局颁发的红底金字聘书,正式成为全县首批持证的食品安全“吹哨人”。
“以前主要关注送餐时间,现在还得留意后厨情况。”小李笑着展示随身携带的监督手册。自从有了这个新身份,他在穿行大街小巷时,目光不再仅停留在订单时效——食材是否新鲜、后厨是否整洁、从业人员是否持有健康证,都成了他关注的重点。
一次上报 换来一顿“安心饭”
这份“多出来的责任”,源于留坝县破解食品安全监管难题的创新探索。
“外卖骑手每天往返于商户与消费者之间,是最熟悉餐饮真实状况的人。”留坝县市场监管局局长杨银银介绍,针对网络订餐“监管人员少、商户数量多”的痛点,县非公党委与市场监管局联合推出《留坝县“骑手”食品安全监督员“吹哨人”机制实施方案》,通过自主报名,从现有骑手中选拔一批政治可靠、责任心强的人员,纳入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。
机制运行不久,小李就在某餐饮店取餐时发现食材存放不规范,他立即记录并通过手机上报。随后,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上门核查并督促整改。“看到问题真正被解决,心里特别踏实。”他说。
30分钟响应 24小时内向举报人反馈结果
据了解,“吹哨人”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隐患,可通过12315热线随时反馈图文信息。监管人员将在30分钟内分拨处置、2小时内到场核查、24小时内向举报人反馈结果。
为让骑手“敢吹哨、会吹哨”,当地配套建立了专项培训、身份保密、举报奖励和打击报复“零容忍”四项保障制度。每月组织法律法规培训,设立专项奖励机制,并对打击报复行为依法严肃处理。据统计,首批“吹哨人”上岗10日已巡查入网餐饮单位12家,上报并整改隐患1处。
如今,外卖骑手作为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“城市纽带”,在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他们穿梭于县城的大街小巷,既保障送餐时效,也守护舌尖安全。
1+1>2 构筑食品安全新防线
“骑手食品安全监督员‘吹哨人’机制,不只是将外卖员变为食品安全监督人,更旨在整合社会力量,共同激活‘人人都是监督员’的全民防线,让食品安全问题无处遁形。”留坝县非公党委书记田军介绍,该县将继续扩大“吹哨人”队伍规模,并与美团、饿了么等平台实现数据互通,形成“政府主导、平台协同、骑手参与、社会监督”的食品安全共治新格局。

“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。例如,外卖骑手并非专业食品安全监管人员,在检查时难以发现较为隐蔽或专业的食品安全问题,发现的问题存在一定局限性。” 田军表示,该县将进一步加强对骑手的培训,提升其对常见食品安全隐患的识别能力。
“我们不只是‘跑腿’的,也能成为守护食品安全的‘眼睛’。”小李告诉记者,每次顺利送完一单,他心里都会多一份安心——因为他知道,自己也在守护这份餐食的安全。
随着“骑手吹哨人”机制的深入推进,这支移动监督队伍以高频次、广覆盖的巡查模式,及时发现隐患,及时反馈阻断风险,让每份外卖都经得起阳光检验,构建起从后厨到餐桌的透明防线。这座秦岭山城正用最接地气的方式,诠释着让百姓吃得放心、吃得安心的民生承诺。
来源:汉中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