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太原建成首个区域绿波协调片区

记者从晋源区获悉,4月1日,该区义井片区完成区域绿波协调设计优化,成为太原市首个区域绿波协调片区,有效提高了这一片区的通行效率。区域绿波协调是一种交通信号控制策略,在确保区域内每条道路绿波的基础上,将区域内横向、纵向道路的绿波带之间进行协调,使区域内横向和纵向道路均能取得较好的绿波优化效果,有效提升区域的整体通行效率。义井片区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北侧,周边义井街、和平南路、千峰南路、南屯路、长兴北街、长兴南街等6条道路纵横交错。片区内有学校、太原化工集团职工医院、河西农副产品市场、住宅区等。义井街为双向2车道,其他路段为双向4车道至双向6车道,高峰期片区内通行压力较大。此次调整,太原交警选取义井区域内道路条件较好的6条道路作区域绿波协调优化,路段最长距离约1.9公里、最短距离约0.6公里。区域内共计17个路口(含1个临时信号灯路口),高峰期车流量较大。交警采用多时段配时方案设计精细化时段划分,统一信号周期,根据区域路网道路交通运行情况的调研信息及全天小时流量分析,各路口总体分为夜间、早平峰、早高峰、平峰、晚高峰、晚平峰共计6个时段。同时,结合每个路口实际车流通行需求调整绿信比,计算确定协调信号周期。区域方案设计结合互联网交通数据,采用区域绿波协调控制的理念,将区域内长兴南街、南屯路、千峰南路等6条道路和路口进行联合协调控制设计,涉及16个联合协调路口。共设计双向绿波协调5条,单向绿波协调1条,以减少区域道路停车次数,提高平均车速。据介绍,调整后,早高峰区域内道路双向停车次数由17次减少为11次通过,平峰期由21次减少为10次通过,晚高峰由16次减少为13次通过。区域内整体停车次数较优化前减少58.82%,行程时间较优化前减少16.17%,行车速度较优化前提升12.42%

来源:山西经济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