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阳渭城区中山街街道:网格筑基文旅融合 微服务激活群众幸福感

随着咸阳老街改造提升工程系统推进,特色餐饮、咖啡屋、民宿等品牌门店纷纷入驻,逐步形成“传统餐饮+新兴消费”的多元矩阵。然而,商业聚集、业态丰富也给老街社会治理带来了压力和挑战。面对新形势,中山街街道始终坚持“党建引领、法融网格、共治共享”的理念,以微服务为切入点,全力提升群众幸福感。

微网格:精细化治理织密基层服务网

中山街街道将老街划分为58个网格,2个专属网格,310个二级网格,动态收集商户经营需求、居民生活难题等信息。网格员充分发挥“五员”作用,推行“网格收集问题-科室协同处置”工作模式,实现问题“发现-反馈-处置-回访”闭环管理,让基层治理延伸至老街每个角落,切实做到“小事不出网格,大事不出街道”。

微改造:精准化服务回应民生需求

聚焦群众与商户关切问题,街道推进微改造工程。针对老街基础设施老化问题,升级公共照明、改造公厕、修缮街巷道路,优化商户营商环境;围绕群众生活需求,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辖区房屋出租信息板块,安排专人实时更新,极大地提升了信息获取的便捷性。以网格化服务为依托,结合实地调研,在打卡墙周边合理增设休闲座椅。打造“15分钟生活服务圈”。一系列精准化改造举措,既保留老街历史韵味,又让居民与商户享受到更便捷的生活服务。

微调解:和谐化社区凝聚共治合力

面对商户纠纷、邻里矛盾等治理难题,街道设立民事直说室,由4名法律顾问、42名法律明白人组成,采取“常驻+轮驻”方式进驻,紧盯涉企、商户等重点领域纠纷开展调处;组建由干部职工、社区法律顾问、社区书记、法律明白人、网格员组成的调解队伍,推行“现场调解+普法宣传”模式,及时化解经营纠纷、邻里矛盾。同时,开展“居民议事会”“法式下午茶”,引导多方参与共治,营造共建共享的和谐社区氛围,让老街在烟火气中更显温情。

如今,咸阳老街在“微治理”赋能下,既延续着历史文脉,又迸发出现代活力。中山街街道以“小网格”“微服务”撬动基层治理大效能,让群众在文旅融合发展中收获更多幸福感,绘就出一幅治理有效、生活美好的老街新图景。

来源:渭城区融媒体中心

编辑:ZDR